技术资料

Technical Information

实验室用水的纯度与分级

蒸馏水、纯水、各种洗液、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实验室里各种水,分析检测常常会用到。但是,你用对了吗…… 01 水的基本性质 1个水分子(H2O)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弯曲键结而成。由于正、负电荷的中心不一致,因此属于极性分子。当2个水分子同时存在时,二者会由静电交互作用与氢键结合,互相吸引并保持一定的距离。而1个水分子可以同时与4个水分子结合,形成晶体般的整齐结构。 水分子聚合体中,由于氢键键结的网状结构会部分断裂,而形成逐次移动变化的状态,因此水在整体上呈现液态,而此结构变化每秒可达1012次。 一般而言,水若含有适量的钠、钾离子及硅酸盐等矿物质,就会觉得好喝,若含有大量残留的盐类,如镁、钙等非酸碱中性盐类,就会觉得难喝。也就是说,所谓的水除了H2O外,还含有许多其它的成分,而这些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水的味道。 水极易溶解盐类,即使阴阳离子经由静电的交互作用,很强的结合在一起,在水中也很容易电解。这是因为,水分子可以和离子结合产生“水合离子”。离子的半径很小,电荷大的离子会与水分子强力的交互作用,由水分子在离子的周围紧密排列。这时候,阳离子会与带负极矩的氧原子相互作用,而阴离子则形成相反的结构。 02水中存在的杂质 可溶性无机物:无机盐类、溶解气体、重金属、硬度成分(钙、镁等)。 可溶性有机物:木质素、单宁、腐植酸、内毒素、RNA分解酶、农药。、三氯甲烷、环境荷尔蒙物质、界面活性剂、有机溶剂。 微粒子:铁锈、胶体、悬浮物、固体颗粒。 微生物:细菌类、藻类。 03实验用水所要求的纯度 所谓实验,是指对现象所推测的假设加以验证的动作。假设能否被证明为真理,与假设能否具有再现性的结果至关重要。实验的再现性除了要有良好的技巧,还受到所用化学试剂的纯度和分析仪器的精密度的影响。实验中用来配置溶液的化学试剂,及所使用的水的纯度也非常重要。假设水中污染物对实验检测会造成影响,就必须去除这些物质。此外,为了取得良好的再现性结果,使用能保持稳定水质的纯水是必要的。 随着实验用的分析系统灵敏度的提高,对水的纯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1ppm=1mg/L 1ppb=1μg/L 1ppt=1ng/L=1μg/ml 在水中,将距离1cm的两片表面积为1cm2大小的电极加以通电,来监测两极间的导电率,通过所加电压和测得的电流能够获知两极间的电阻值,这个数值在水质分析中通常被称为电阻率或比电阻,其单位用MΩ.cm(megaohm-centimeter)来表示。电阻率的倒数称为导电率或电导率,用μs/cm(microSiemenspercentimeter)来表示。 这两个参数是表示水的纯度的最常用参数。 将自来水中的离子去除,会使得电阻率值升高(导电率降低),单并非无限制的增加,这是因为部分水分子会电离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其电阻率值极限值18.248MΩ.cm(25℃)。此外,电阻率值会随着水的电离常数而改变,因而会受到水温的影响。例如,25℃的超纯水,其电阻值为18.2MΩ.cm,但在0℃则为84.2MΩ.cm,100℃则为1.3MΩ.cm。在25℃附近,当温度上升1℃,其电阻值将下降0.84MΩ.cm。因此,多使用补偿至25℃的电阻率值来做衡量标准。 此外像总有机碳含量(TOC),热源内毒素含量,细菌含量,颗粒含量,微生物含量,总溶解固体含量(TDS)等也常常被用作补充说明水质的重要参数。因此,水的纯度标准通常由以上这些参数的一项或几项来综合说明、分级。 04纯水的分级标准 实验室纯水可分为4个常规等级:纯水、去离子水、实验室Ⅱ级纯水和超纯水。 纯水:纯化水平最低,通常电导率在1-50μs/cm之间。它可经由单一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反渗透或单次蒸馏制成。典型的应用包括玻璃器皿的清洗、高压灭菌器、恒温恒湿实验箱和清洗机用水。 去离子水:电导率通常在1.0-0.1μs/cm之间。通过采用含强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床离子交换制成,但它有相对较高的有机物和细菌污染水平,能满足多种需求,如清洗、制备分析标准样、制备试剂和稀释样品等。 实验室Ⅱ级纯水:电导率<1.0μs/cm,总有机碳(TOC)含量小于50ppb以及细菌含量低于1CFU/ml。其水质可适用于多种需求,从试剂制备和溶液稀释,到为细胞培养配备营养液和微生物研究。这种纯水可双蒸而成,或整合RO和离子交换/EDI多种技术制成,也可以再结合吸附介质和UV灯。 超纯水:这种级别的纯水在电阻率、有机物含量、颗粒和细菌含量方面接近理论上的纯度极限,通过离子交换、RO膜或蒸馏手段预纯化,再经过核子级离子交换精纯化得到超纯水。通常超纯水的电阻率可达18.2MΩ-cm,TOC<10ppb,滤除0.1μm甚至更小的颗粒,细菌含量低于1CFU/ml。超纯水适合多种精密分析实验的需求,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离子色谱(IC)和离子捕获-质谱(ICP-MS)。少热源超纯水适用于像真核细胞培养等生物应用,超滤技术通常用于去除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如热源(结果为<0.005IU/ml)以及无法检测到的核酸酶和蛋白酶。 目前世界上比较通用的纯水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临床病理学会(CAP)试药级用水标准,美国测试和材料实验社团组织(ASTM),临床试验标准国际委员会(NCCLS),美国药学会(USP)等。同时,我国也有相应的纯水标准:中国国家电子级超纯水规格GB/T 11446-1997和中国国家实验室用水规格GB/T 6682-2008等。因此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纯水系统,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都是依据这些标准来设计流程的。 05实验室用水标准 中国国家实验室用水国家标准GBT/6682-2008 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实验,如,液相色谱分析用水等。 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等。 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实验。 国标(GBT/6682-2008)的补充说明:由于在一级和二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其真实的pH值,因此对一级和二级水的pH值范围国标不作规定。 (来源:互联网)

查看详情
液相色谱维护的相关知识与经验

一、混合溶剂必须要过滤以后才能混合,万一要混合后过滤的话,只能用有机的,绝对不能用水系的。因为水系的材料是纤维素,有机相回或多或少的溶解一点纤维素的,造成污染。   二、标样或样品最好用流动相溶解(排除特殊情况),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三、给色谱柱加温,温度升高的目的,部分在于增加溶质的溶解度,但更重要的是降低溶剂的黏度,从而改进峰形和分离度。注意:温度升高会降低保留时间,这对分离度也有影响,温度的变化对谱带宽度的影响甚大,而塔板高度受温度的影响虽然也取决于所采用的色谱类型,而温度升高总是要降低塔板高度的。   四、C18柱的柱温一般不要超过40摄氏度,否则健合相容易脱落的。   五、进样器使用,除每次用水清洗外,隔一段时间后,最好用甲醇或乙腈反复吸取,清洗一下。   六、用HPLC进行分析时保留时间有时发生漂移,有时发生快速变化,原因何在?如何解决?   答:关于漂移问题:   1、温度控制不好,解决方法是采用恒温装置,保持柱温恒定   2、流动相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防止流动相发生蒸发、反应等   3、柱子未平衡好,需对柱子进行更长时间的平衡   七、关于快速变化问题:   1、流速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重新设定流速,使之保持稳定   2、泵中有气泡,可通过排气等操作将气泡赶出。   3、流动相不合适,解决办法为改换流动相或使流动相在控制室内进行适当混合   八、液相色谱中峰出现拖尾或出现双峰的原因是什么?   1、筛板堵塞或柱失效,解决办法是反向冲洗柱子,替换筛板或更换柱子。   2、存在干扰峰,解决办法为使用较长的柱子,改换流动相或更换选择性好的柱子   九、毛细管色谱分流进样时,非线性分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进样器温度太低,样品汽化不完全,发生分级分流。   2、进样器温度太高,某些组分可能发生热分解,也有的样品可能发生催化分解,或样品部分地被吸附在进样器内表面上。   3、在分流点以前样品没有混合均匀或混合不充分。   4、系统的进样垫,柱接头等地方漏气。   十、做液相色谱分析时,柱压不稳定,原因何在?如何解决?   答:原因可能有:   1、泵内有空气,解决的办法是清除泵内空气,对溶剂进行脱气处理;   2、比例阀失效,更换比例阀即可。   3、泵密封垫损坏,更换密封垫即可。   4、溶剂中的气泡,解决的办法是对溶剂脱气,必要时改变脱气方法;   5、系统检漏,找出漏点,密封即可。   6、梯度洗脱,这时压力波动是正常的。   十一、做PGS/MS分析时,如何防止焦油状污染物进入毛细柱?   答:聚合物,尤其是一些含氮、硫及卤素的高分子裂解时,常有焦油状物质产生。为防止这种焦油状物质进入毛细柱造成污染而使柱性能下降,可采用保护预柱,即在裂解器与毛细柱之间接一填充预柱,通过控制预柱温度而使焦油状物质滞留在预柱内,预注可置于GC气化室内,这样既容易控制温度,又减少系统的死体积,当然,预柱填料需经常更换。   十二、我最近更换了另一种牌号的ODS柱,虽然分离情况仍可以,但保留时间不能重现,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被分析物可能具有形成氢健的能力。液相色谱仪尽管过去几年来,填料的制造技术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不同的厂商的ODS填料表面硅醇基的浓度不同。正是这些硅醇基可能与样品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同一被分析物中的各组分在不同牌号的ODS柱上的相对保留时间就可能不同。在流动相中加入少量竞争物,如三乙基胺(TEA),将会使硅醇基的成键能力饱和,从而保证不同牌号柱子上的相对保留时间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十三、高温毛细柱的使用寿命一般为多长?   答:毛细柱寿命除决定于柱子本身的性能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情况,比如使用温度、样品状态,进样量等,如果在其使用温度范围内,样品干净,色谱柱不被污染的情况下,柱子寿命一般在2—3年之间。

查看详情
光谱分析法和化学分析法优劣对比

在当今工业快速发展的社会,光谱分析仪器和化学分析仪器在冶金、化学、制药、机械、新材料开发、航空、宇宙探索等很多领域都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两者之间又有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光谱分析仪的优点: 1. 采样方式灵活,对于稀有和贵重金属的检测和分析可以节约取样带来的损耗。 2. 测试速率高,可设定多通道瞬间多点采集,并通过计算器实时输出。 3. 对于一些机械零件可以做到无损检测,而不破坏样品,便于进行无损检测。 4. 分析速度较快,比较适用做炉前分析或现场分析,从而达到快速检测。 5. 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是建立在化学分析标样的基础上。 光谱分析仪的缺点: 1. 对于非金属和界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元素很难做到准确检测。 2. 不是原始方法,不能作为仲裁分析方法,检测结果不能做为国家认证依据。 3. 受各企业产品相对垄断的因素,购买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性价比较低。 4. 需要大量代表性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建模,对于小批量样品检测显然不切实际。 5. 模型需要不断更新,在仪器发生变化或者标准样品发生变化时,模型也要变化。 6. 建模成本很高,测试成本也就比较大了,当然对于大量样品检测时,测试成本会下降。 7. 易受光学系统参数等外部或内部因素影响,经常出现曲线非线性问题,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影响较大。 化学分析仪的优点 1. 化学分析法是国家实验室所使用的仲裁分析方法,准确度高。 2. 对于各元素之间的干扰可以用化学试剂屏蔽,做到元素之间互不干扰,曲线可进行非线性回归,确保了检测的准确性。 3. 取样过程是深入样品中心和多点采集,更具有代表性,特别是对于不均匀性样品和表面处理后的样品可准确检测。 4. 应用领域广泛,局限性小,可建立标准曲线进行测定,仪器可进行曲线自我检测。 5. 购买和维护成本低,维护比较简单。 化学分析仪的缺点: 1. 流程比光谱分析法较多,工作量较大。 2. 不适用于炉前快速分析。 3. 对于检测样品会因为取样过程遭到破坏。

查看详情
高灵敏度分子发光光谱分析技术应用心得

一.概述   化学发光 (ChemiLuminescence ,简称为 CL) 分析法是分子发光光谱分析法中的一类,它主要是依据化学检测体系中待测物浓度与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在一定条件下呈线性定量关系的原理,利用仪器对体系化学发光强度的检测,而确定待测物含量的一种痕量分析方法。化学发光与其它发光分析的本质区别是体系产生发光 ( 光辐射 ) 所吸收的能量来源不同。体系产生化学发光,必须具有一个产生可检信号的光辐射反应和一个可一次提供导致发光现象足够能量的单独反应步骤的化学反应。   化学发光Western 杂交检测,是同位素检测的一种高度灵敏的替代方法。酶标记抗体取代了放射性标记抗体,当它作用于底物时,可产生光信号。多数特异抗原检测方法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P)二级抗体耦联物为基础。信号可通过感光胶片或专用的成像设备来采集。化学发光底物用于免疫印迹技术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目前大部分实验室做转印时都会采用化学发光技术进行检测。随着冷CCD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实验室都开始采用冷CCD的凝胶成像系统进行化学发光的检测,胶片成像虽然比自然发光法灵敏度更高,但也有很多缺点:耗时,需要暗房,显影剂和胶片,胶片较贵且为需持续购买的消耗品。同时由于胶片的线性范围较窄,因此用胶片上的条带(特别是表达量较低的条带)进行定量几乎不可能。冷CCD技术与X胶片相比具有瞬时影像处理、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动力范围广等优点,因此能对条带进行精确定量。当然这项技术要求底物能产生高强度长持续时间的信号,以保证信号能被冷CCD的凝胶成像系统捕获。在这方面多家公司都提供了相应的化学发光底物或试剂盒,特别是Bio-Rad公司提供的Western-C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底物可产生高强度的持续光信号24小时,因此用户可以进行多次曝光,最低可检测至10-19mol,配合Bio-Rad屡获大奖的化学发光成像系统ChemiDoc XRS或VersaDoc系统能得到得到高质量的印记信号。   我们实验室从05年开始采用Bio-Rad的ChemiDocXRS进行化学发光的检测,目前已经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取得大批的实验数据。本文将就Western Blotting的关键步骤及使用ChemiDocXRS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转印过程   转印蛋白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电泳转印方法,该技术具有快速、有效、并保持蛋白在凝胶中高分辨率的特性。电泳转印技术是指在凝胶中分离的蛋白质向印迹膜载体转印的过程。由于该技术可以准确、快速、高效的将蛋白转印到膜上,并可以保持蛋白在凝胶中高的分辨率,而被广泛的应用于转移印迹技术中。   常用的电泳转印系统有槽转印系统和半干转印系统,前者是将凝胶和印迹膜浸入转印缓冲液槽,然后加电压进行转印;后者是将凝胶和印迹膜放置于滤纸间形成三明治结构,而后在电极平板间进行转印。两种系统间的比较见表1.1 表1.1 电泳转印系统的比较 槽转印 半干转印 灵活性 可灵活选择电压设置、转印时间和冷却方法;可灵活更换电极位置(Trans-Blot和Trans-Blot Plus 印迹槽) 快速、高强度转印,使用少量 电转印缓冲液,无冷却系统 定量和定性结果 小分子量范围可以 提供高效而定量的蛋白转印 小分子量蛋白与印迹膜很少结合, 发生转印并穿透印迹膜 分子量范围 宽分子量范围 对于分子量大于120kD蛋白的转印效率不稳定,小分子量蛋白会转印穿透印迹膜 转印时间 可以在不耗尽缓冲液时延长转印时间到24h;高强度转印只需15-60min 快速转印;不适用于延时转印 温度控制 冷却芯和循环冷却水,可以在很低的温度进行转印(4-10℃), 例如原酶转印 无冷却系统 缓冲能力 缓冲液10-12L(Trans-Blot槽)或450ml(Mini Trans-Blot槽)缓冲液不限制转印时间 少量,每次实验只需要250ml, 节约试剂成本和缩短转印时间   电泳转印过程中,凝胶和印迹膜平行放置于两极间,见图1.2。根据欧姆定律(Ohm’s): V=I*R,R为两极间物质的电阻值,(即转印缓冲液、凝胶、印迹膜、滤纸的电阻值),当电极两端加有电压时,就会在上述物质间产生电流,蛋白样品便发生转印。   由于两极间的电场强度(V/cm)是蛋白转移的驱动力,因此两极间的电压和距离称为凝胶上蛋白转印的关键参数。同样其他参数包括蛋白的大小、形状、所带电荷多少,电转印缓冲液的pH值、黏度、离子强度、以及凝胶密度也影响着蛋白的电转印效率。   在转印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热量,因此对电场强度要有一定的限制。转印中产生的焦耳热(Joule)与电源参数P成正比,P=I*V=I2R。电泳转印缓冲液的温度随着焦耳热的增加而升高,此时其电阻却明显下降。电阻的降低将会使转印过程和电场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电转印缓冲液的缓冲能力。同时,系统过热还会引起凝胶的损坏或与印迹膜发生粘连。从而槽体的散热能力将直接影响电泳转印效率。   本室主要以湿转进行转印,因此本文就湿转为例,对化学发光和ChemiDoc XRS的应用进行叙述。   一、转膜(湿转):   (1)转一张膜需准备2张6.5*10cm的滤纸和1张5.5*8.5cm的PVDF膜。切滤纸和膜时一定要戴手套,因为手上的蛋白会污染膜。将切好的PVDF膜浸于甲醇中不少于15分钟才可使用。   (2)在加有转移液的搪瓷盘里放入转膜用的夹子、两块海绵垫、两张滤纸和浸过的PVDF膜。   (3)打开夹子将黑的一面放入转膜液中,从下往上依次放入海绵、滤纸、分离胶、PVDF膜、滤纸、海绵。   注意:1整个过程在转膜液中进行在铺每一层时要用刮子赶气泡,尤其是胶与膜之间一定不能留有气泡。   2撬玻璃板剥胶时动作要轻,用刮子将浓缩胶轻轻刮去小心剥下分离胶盖于滤纸上,用手调整使其与滤纸对齐   (4)将夹子合好,放到转移槽槽中,要使夹的黑面对槽的黑面,夹的白面对槽的红面。接通电电转移时会产热,在槽的一边有较大空隙,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冰盒来降温。将整个电泳槽放入一个大的容器中(大的塑料泡沫盒子最好),在这个容器中盛满冰。   (5) 250毫安恒流转膜2小时。   (6)2小时后,将膜取出,用TBST洗膜5分钟。   (7)用5%脱脂奶粉室温封闭。   封闭是为了使抗体仅仅只能跟特异的蛋白质结合而不是和膜结合。   脱脂奶粉要用TBST配置,要在干净的容器里进行封闭,且足以覆盖住膜。   二、孵育一抗   一抗用BSA溶解,根据抗体说明书上的要求稀释抗体(大部分稀释度为1:1000),4℃过夜。 也可根据抗体量和膜上抗原量适当延长或缩短时间。 (有些一抗室温孵育一小时也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三、孵育二抗   室温孵育1小时。 一般采用HRP标记的二抗,稀释比例为1:2000。   二抗的稀释比例不能太低,否则容易导致非特异性的结合。   注意:孵育二抗之前一定要用 TBST将膜洗三次,每次五分钟,时间一定要够。 洗涤是为了洗去二抗的非特异性结合,洗涤的效果直接影响结果背景的深浅,所以洗涤一定要干净。   四、曝光   本实验室选用威格拉斯 “western 发光检测试剂盒”,如采用Bio-Rad公司的Immun-Star WesternC化学发光试剂盒(已针对CCD成像做了优化),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1)洗膜,2至3次,每次5分钟   (2)在照胶仪放膜的平板上加少许水,取一张与平板大小合适的保鲜膜铺在平板上,排气泡。   作用:   a 保证PVDF膜能在一个相对干净的平台上曝光,避免污染。   b 铺上保鲜膜后,背景颜色是纯黑色且深浅均匀,这样当半透明的PVDF膜在白测光下照Marker时,会更清晰、明显。   (3)将膜放入照胶仪,调整明暗、大小、焦距,在目的条带的marker出,用圆珠笔标一个印记。   (4)选择EPI WHITE 光,点击“White Epi IIIumination”点击 Auto Expose 获取marker图片,图片最大化,选中图片,选择file ->export to jpeg,quantity调至最大值100,保存至文件夹。保存为jpeg格式后,转至其他电脑即使未安装quantity one 软件也可用其他图像软件编辑图片。   (5)将发光液A液和B液按1:1比例混匀、倒在PVDF膜上,发光液能盖住膜即可,关闭WHITE EPI光(注意膜的位置从照Marker开始,不要改变)点击“Chem Hi Sensitivity”,点击“Live Acquire”选择合适的曝光时间,张数,选择指定文件夹,保存。   选择比较满意的图片,按如上所说转换至jpeg格式。   例如,Caveolin-3、AKT、ERK、GSK等比较好曝的,可以调至10s一张,一般10张之内就可得到好的效果。其他不太容易出条带的,可以适当延长时间。   对于内参来说,在曝第一张之前,让发光液倒在膜上静置反映20-30秒,有时会得到理想的效果。   (6)marker与目的条带的比对:用 window自带的“图片和传真查看器”软件打开jpeg格式的marker图片,用手在屏幕上点住刚刚用圆珠笔画的印记,手不要松开,此时还用“图片和传真查看器”打开jpeg格式的目的条带的图片,手点的地方就是刚才marker的位置。 白测光下获取的marker图像 化学发光下目的蛋白条带 蛋白上样量:120μg 分离胶浓度:12% 白测光下获取的marker图像 化学发光下目的蛋白条带 蛋白上样量:80μg 分离胶浓度:12% 白测光下获取的marker图像 化学发光下目的蛋白条带 蛋白上样量:50μg 分离胶浓度:15%   结论:采用Bio-Rad的冷CCD化学发光成像系统进行化学发光的检测,比传统的暗室曝光方法更为简便,也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但在成像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化学发光试剂,以适合CCD的成像检测。且大部分的化学发光试剂均对应暗室曝光的方式,因此在进行检测需要进行调整,如对发光液不能进行稀释,而必须要使用原液。同时如果条带的表达比较弱的情况下,如使用常用发光液可能需要更长的成像时间,当然更好的方法是选择能快速产生强烈信号的化学发光试剂,如Bio-Rad公司的Immun-Star WesternC化学发光试剂盒。 相关仪器及试剂订货信息 170-8251 Molecular Imager ChemiDocXRS System PC 170-8182 XciteBlue Conversion Screen and viewing goggles for SYBR Green/SYBR Safe/GFP/Flamingo Fluorescent Gel Stain 170-8184 Gel Alignment Templates 170-7950 White Light Transilluminator, universal hood 170-5070 Immun-Star WesternC Chemiluminescent Kit, includes 50 ml luminol/enhancer, 50 ml peroxide solution 161-0376 Precision Plus Protein WesternC Standards, 250 ul, 50 applications

查看详情
紫外分光光度计 测定六价铬的研究

铬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铬的缺乏会导致糖、脂肪等物质的代谢紊乱, 但摄入量过高对生物和人类有害。铬的毒性与其存在形态有极大的关系: 三价铬化合物几乎无毒, 且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 相反, 六价铬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 且有致癌性。一般来说, 六价铬的毒性要比三价铬大100倍。我国规定铬在地面水中最高允许浓度: 三价铬为0.5 mg/L, 六价铬为0.1 mg/L, 生活饮水最高允许浓度( 六价铬) 为0.055 mg/L。因此对六价铬需要一种简单、有效的分析方法。六价铬的测定方法有很多: 如二苯碳酰二肼可见分光光度法、示波极谱滴定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动力学光度法、流动注射光度法等, 但大多由于仪器价昂难以普及使用。分光光度法则以仪器价廉, 操作简单等优点,目前在我国仍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本文研究了在碱性条件下对六价铬的测定, 碱性条件下六价铬在紫外区有一较强的吸收峰, 因此建立了对六价铬的测定方法。   1 主要仪器和试剂配制   UV- 220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722 可见分光光度计, PHS- 25B 型数字酸度计。 六价铬标准溶液: 称取于120℃干燥2 h 的K2Cr2O7( 优级纯) 0.282 9 g, 溶于少量水中并稀释定容至1 L, 摇匀得浓度为0.100 mg/mL 的储备液。2%(m/V) 氢氧化钾溶液: 称取2 g 氢氧化钾溶于100 mL蒸馏水中。1∶1 硫酸溶液: 将浓硫酸缓慢加入到等体积水中, 混合均匀。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所用的玻璃器皿均在1 mol /L 的HNO3 溶液中浸泡12 h 以上。   2 方法与结果   2.1 六价铬的吸收光谱   准确移取1 mL 铬标准和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置于25 mL 容量瓶中, 定容后用1 cm 比色皿在波长200~400 nm 范围内扫描吸收曲线, 结果 产物的λmax 为372 nm; 故本文选372 nm 作为测试波长。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铬标准溶液0.00、0.50、1.00、2.00、3.00、4.00、5.00 mL 于50 mL 容量瓶中,分别加适量氢氧化钾溶液, 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得到Cr(VI) 的浓度分别是0.00、1.00、2.00、4.00、6.00、8.00、10.00 mg/L, 用1 cm 比色皿以蒸馏水为参比, 在波长372 nm 处测定其吸光度分别为0.002、0.078、0.158、0.309、0.452、0.587、0.745 mg/L,得到六价铬浓度C(mg/L) 与吸光度A 之间的线性关系: A=0.0736C 0.0084, r=0.9995。   2.3 样品测定方法   将澄清的待测样品( 河南省振兴化工有限公司提供铬渣水浸出物) 用蒸馏水稀释到可测范围内,用1 cm 比色皿以蒸馏水为参比, 于波长372 nm 处测定其吸光度通过校准曲线计算六价铬的含量。   3 讨论   3.1 pH 值的影响   配浓度为4 mg/L 的六价铬溶液, 不同pH 值下, 在372 nm 处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3.2 干扰离子实验   对于2 mg/L 的Cr(VI) , 我们考察了一些可能存在的共存离子对测定Cr(VI) 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5%情况下, 300 倍的K 、Na 、Zn2 、Mn2 、Co2 对测定结果无干扰。Fe3 和Cu2 有干扰, 但1 mL 5%NaF 和1 mL 10%硫脲存在下Fe3 和Cu2 对测Cr(VI) 的干扰即可消除。   4 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六价铬的测定, 操作简便,重现性好, 对外界条件要求较为缓和, 干扰较少灵敏度也较高; 在实际分析中几乎不用其它试剂, 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查看详情
上一页12下一页
精选资料
更多技术资料